新一代私有云和传统私有云的区别有哪些?
Posted on 2020-04-15
第一代私有云,严格意义上只能称作虚拟化+云管。企业客户基本没有新一代云应用,他们上云多是从虚拟化管理和降低成本出发,这样的项目限制了私有云的想象力,也让私有云市场备受质疑。
第二代私有云,企业用户有新一代云应用需求,但在丰富程度和应用碎片化等体验上与公有云相比缺乏竞争力,商业模仍处于licence为主的软件时代,由于客户环境复杂存在大量定制化,部署和运维复杂,无法实现平滑升级。
第一代和第二代私有云都属于传统私有云时代。用户将传统应用迁移至云架构的目的多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可管理性,虽然这也是云的部分价值,但云的增长驱动力未来来自新的企业级应用。传统私有云时代云项目受挫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交付集成式“假云”:
今天,易捷行云Easystack新一代私有云是基于kubernetes的微服务架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帮助企业用户从最基础单元的3节点云就绪超融合到无上限的超大规模云平台实现了统一架构,在基于开源生态技术栈的同时,保持高度产品化体验,通过业务无感知,数据不迁移,服务不中断的平滑无感可进化方式,构建以数据为中心、面向多云的私有云平台。而从云的私有部署角度来看它包括以下特性:
首先,在业务层的应用上,新一代私有云能够承载Cloud、Mobile、loT、BigData、AI等新一代企业级应用。
第二,在PaaS的体验上,基于开源PaaS为主的生态,通过Kubernetes构建跨公有云/私有云的可共享PaaS,支持更为丰富的应用;
第三,在IaaS的实施上,通过云平台的微服务化和一体化设计,为企业用户带来公有云似的消费级体验,不仅从交付、运维、升级都可以实现“交钥匙工程”,也使得新一代私有云按需付费的云服务模式得以实现,从云软件时代进入云服务时代。
第四,在演进路径上,基于开源生态的产品化是新一代私有云演进的最佳实践,也是私有云复杂环境下以场景化替代定制化的必然之举。
第五,在演进方式上,平滑无感可进化是新一代私有云演进的核心驱动力。不同于可升级,可进化需要服务能力、产品形态、支撑场景三大方向上实现演进:而平滑无感则意味着整个进化过程需要实现服务不中断、数据不迁移、业务无感知。
热门文章Top10
- EasyStack位列2018 OpenStack用户调研报告全球前三甲
- 金融云案例:EasyStack助兴业数金构建首个OpenStack金融行业云
- 证券私有云平台实战经验分享:海通证券金融云思考与实践
- 证券私有云案例:做科技型券商,EasyStack助光大证券构建私有云平台
- 江苏农信携手易捷行云,打造业内规模最大的农信开源云平台
- 制造私有云案例:EasyStack超融合助力可口可乐装瓶作业系统稳健升级
- 金融私有云案例| 新一代私有云OTA式赋能台州银行商业创新
- 能源云平台案例:EasyStack助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构建信息化云平台
- 证券私有云案例:借力EasyStack易捷行云中山证券构建首个OpenStack证券生产云
- 银行金融云平台案例:EasyStack易捷行云助人民银行构建新一代征信系统生产环境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