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个世纪的技术产品,商业存储因为其性能能力、可靠性和延展性,在数据中心取得了核心的地位,但伴随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在云应用场景下如何更好的调度存储、优化组网、结合云的设计实现存储的灾备等,尚未取得技术性突破,即使是同一品牌的存储和云平台,也不能够在协同使用的场景下完全发挥出云和商业存储的优势。
在信创领域,从主体的芯片架构,到细分的板卡模块,都在进行持续的迭代,新部件在性能和可靠性上优于旧有版本, 这些芯片、板卡、模块在前期的适配和使用甚至在设计阶段就会更倾向于使用广泛的服务器,即使一流的企业也要积淀一定的时间才能打磨出以这些组件为基础的专业存储设备,这使得存储的应用相⽐服务器又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性。
独立设计的分布式存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规避了滞后性的问题,利用标准的服务器即可提供充足的容量,这种使用方式在开放架构的场景下并未显现出性能瓶颈,但是在信创场景下,仅仅在存储侧进行性能的优化,只能保证存储在接收数据的时候没有技术瓶颈,但是在数据向存储流动时依然存在掣肘,所谓的马车模型下不是车不能够承受更高的速度,也不是马跑的不够快,而是模型在动力的传输上就有很大的损耗,在两者性能都不高的场景下更会凸显出来。
分离的产品设计和集成的使用模式并不能发挥出整体系统的最优性能,只有一体化设计的方式才能实现整体性能的最佳实践,云存储即为云应用场景下的最佳实践,而高性能云存储更能进一步将整体性能进行提升,易捷行云高性能信创云存储体现对性能的极致追求。从当前的实践来看,性能绝不是信创的瓶颈,同样的,借助 EOS 的能力,将信创领域的成果进一步复制到开放架构,使得产品更加完善。
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硬盘,SSD 介质天生具备良好的性能表现,在开放架构、信创领域都有成熟和广泛的应用,易捷行云高性能信创云存储并不仅在存储层面进行设计和优化,而是平台从计算、调度、存储、网络等多个层面共同设计和优化的成果。简单来看,计算存储分离设计的场景,在数据在从计算流向存储时,⽆论计算还是存储都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得益于一体化设计,在技术角度引入了一个加速层(ALCache),作为数据从计算向存储流动的中枢,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传统的多级缓存机制,仅仅在存储侧创建了中枢,用以解决冷热数据的调度问题,云存储得益于一体化的设计,将 ALCache 架构在计算侧,作为一层缓冲,性能需求的极热数据,仅需要计算和 ALCache 即可完成完整的 IO 闭环。

-
01
性能超出 SATA 总线、AHCI 协议 SSD 数倍,支持同一时间从多核处理器接受命令,运行重负载应用优势明显
-
02
拥有自动功耗状态切换和动态能耗管理,满足数据中心节能要求
-
03
⽆需频繁读取寄存器造成资源损耗,时延不到 AHCI 协议一半
-
04
行业事实标准协议,⽆需厂家提供相应驱动
-
云存储
一体化的架构设计,整个平台可以发挥出极致性能,规避集成模式 20 万 IOPS,能力的计算 +20 万 IOPS 能力的存储 =1 万 IOPS 能力的瓶颈,平台内任何应用都可以享受高性能存储服务
-
高性能
借助 NVMe 介质,简单数据架构,短 IO 路径的技术优势,小规模场景即可实现百万级 IOPS 能力,与微秒级延迟,全闪架构可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
-
高可靠
副本机制,强一致性数据写入逻辑,节点故障不会引起业务中断、数据丢失
-
弹性扩展
灵活的弹性扩展机制,容量和性能可以同步扩展 / 异步扩展,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性能和容量的需要,针对单个云主机可定义是否开启高性能